1. 首页
  2. 分享/种草文

自媒体信息生产的自由与规范

1.png


副本_未命名_自定义px_2020-09-21-0


自媒体信息生产,指的是在自媒体时代,自媒体人在信息生产上的两个前提:一是生产自由,即自媒体人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素材、按需裁剪、自我把关、即时发布;二是社会规范,即社会相关管理部门,根据互联网信息发布的相关法律法规,采取事后惩戒或事前预防的方式规范自媒体发布的信息。自媒体软文

从技术层面上看,自媒体实现了表达平权,给所有人(包括机构)赋权,使其可以自我判断、自行生产相关信息,但同时,由于自媒体人对表达自由的理解程度不同,导致信息生产上差异极大。在受众注意力极易转移的“后真相时代”,传统媒体严谨客观、反复核实的生产方式被逆向淘汰,劣币驱逐良币,形成了众声喧哗、泥沙俱下的舆论生态。

因此,在自媒体时代,必须注重自由与规范的辩证统一,自媒体信息生产的自由是相对自由,不能谩骂、诽谤、侮辱、恶意中伤他人,更不能侵犯他人的隐私权、名誉权。也就是说,拥有自由的同时,也要肩负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义务,这是在自媒体信息生产时特别要注意的问题。

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先来汇总2019年3月值得记录的公关事件:

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先来汇总2019年2月值得记录的公关事件:

按照事件發生的时间顺序,先来汇总2019年2月值得记录的公关事件:

以下我们选择一些3月发生的代表性事件,以“危机公关黑白榜单”“危机处理警示榜”等形式来分析其在公关信息传播上的成败,分析其在复杂公关信息传播中应注意的事项。

1. 危机公关黑榜:小米高管“碰瓷式”营销

当前,新品发布会已经成为科技界普遍运用的宣发手段,不仅可以在短期内获得巨大流量关注,还可以成为热门话题,激发公众的购买热情。对于竞品方而言,如何面对对手的新品发布会,值得好好研究,分寸掌握不好的话,会连累自身品牌的定位与声誉。

3月26日晚,华为在法国巴黎召开主打拍摄黑科技的“华为P30系列新品发布会”。与此同时,华为的主要竞争对手小米则在此节点发动了一场“碰瓷式”营销。

26日当晚22:08,微博认证为小米联合创始人、总裁的@林斌_Bin发布微博称:小米9视频DxO评测99分,依然稳居全球第一!两分钟后,小米创始人@雷军转发了此条微博并留言“小米去年花了58亿研发费用,还是有不少干货!”然而,网民并未买账,留言直指其产品是因取巧利用规则才获得测评高分,甚至有“米粉”如@陶旖然评论道:这个蹭热度作为小米比较忠实用户都觉得有些尴尬。

但是,小米高管们对此反馈意见并不在意,当晚22:52、23:35,@林斌_Bin多次发布微博宣传自家产品,@雷军、小米公司产品总监@王腾Thomas等均跟进转发或评论,形成宣传矩1LDu/Bg9d1DhlQV9ejkZFY0d/uglFEDIIaj8gslRUTY=阵,在对手发布新品时,以此导引公众的一部分关注力。

其实,针对华为这一竞争对手,小米一直采取的是针锋相对的策略。比如,3月24日,小米公关总监@徐洁云转发一网友感慨黑公关软文导致小米口碑下降时称:“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现已删除)原微博是针对华为在三四线城市卖的大多是冲新机,所以便宜。

小米以“蹭热度”的方式,在对手新品宣发的时间节点发布有利于自身的信息,可以有效缓冲对手因信息密度导致的用户关注流失,还可以增强忠实客户的使用粘性,对自身品牌而言是有利的。但是,本次公关以自身高管为载体,强行KOL(Key Opinion Leader,即关键意见领袖),有“王婆卖瓜”之嫌。

也就是说,自言自话自夸奖的公关方式,是一把双刃剑,力度稍有闪失、信息稍有偏颇,方式稍不妥当,就有可能被舆论反噬,提高流量的同时降低质量,甚至会连带小米品牌美誉度受损。

2.危机公关白榜:“滴滴”打共情牌,恢复品牌声誉

从去年开始,滴滴就一直深陷品牌危机,并在2018年8月顺风车司机**杀害空姐一案中达到最低谷。如何挽救受损品牌,是滴滴等诸多处于危机中的公司面临的最大问题。能否站在更长远的角度,抓住最新的事件扭转公众舆论的看法,恢复受损品牌,这是危机公关中最重要的内容。滴滴此次的行动显示出公关的专业性。

3月24日凌晨,湖南常德的一名滴滴司机陈某在载客途中,被后排乘客——19岁大学生杨某连捅数刀致死。案发后,@滴滴出行迅速发布微博,表示已成立应急处置小组,全力配合警方展开调查工作,滴滴创始人程维在朋友圈发布的信息称“希望竭尽所能提供帮助”,并感谢警方为陈师傅和家人讨回公道。

25日晚,滴滴总裁柳青作为公司代表,前往常德鼎城区殡仪馆,吊唁受害司机并承诺司机家属:无论滴滴在法律上是否有责,滴滴公司都将参照法律规定的人身伤害标准给予3倍的补偿。26日凌晨,受害司机家属称已与滴滴方面协商好后续补偿事宜。@柳青-滴滴也于当天01:39发布微博,表达悲痛之情并恳请公众给滴滴改过自新的机会。

在此次事件处理中,滴滴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给予受害者家属有力的支持,构建起负责任的大企业形象。柳青在吊唁现场眼含热泪,称遇害司机业绩优秀,是滴滴非常珍惜的师傅,并与受害者家属相拥而泣。

滴滴采用共情慰问的方式,收获社会舆论的称赞,比如,@陈迪Winston称:滴滴的公关升级非常快,是被真实历史锤出来的。如果去年乐清案的反应就能做到这一步,舆情上肯定可以缓解很多。@陈励志认为滴滴总在背锅,但其实为当下的出行服务作出了不少贡献。

这些KOL的正面评价,无疑对滴滴改善原有形象极有帮助,有效地扭转了自身的品牌声誉。

3.危机处理组织警示榜:学校公关危机大爆发

本月,全国各个地区、各个层级的学校,因突然爆发的、涉及各个领域的事件与问题,处于各种危机中,不仅严重影响了学校自身的品牌,而且因社会不信任公关主体甚至政府的调查而陷入“塔西佗陷阱”中,直接影响公益性服务性机构的社会公信力。

简要统计一下,本月的学校危机主要集中在大中学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领域:食品安全问题,如四川成都七中实验学校小学部食堂食品出现质量问题;招生公平问题,如报考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研究生的学生称其复试遭受性别歧视;安全保卫问题,如武汉大学校园保安与入校赏樱者发生肢体冲突;学术不端问题,如湖南大学硕士毕业生刘梦洁涉嫌抄袭;性骚扰问题,如华北电力大学戴姓院长被爆性骚扰女生等……学校频繁出现这些危机,的确与自媒体赋权给普罗大众有关,原先很容易被“公关”“把关”的负面信息,现在很难管控,受害者会使用自媒体,发出自己的声音,可以预测,这类事件还会不断地发生,作为事业单位的学校,必须提前做好危机公关应对,以避免自身品牌受损。

根据本月集中爆发的与学校有关的各种危机,可见学校公关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渠道与平台的选择。一般而言,在自媒体公关的时代,学校会通过自媒体平台直接向公众告知调查进展及结果,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控制事件進度,另一方面可以把控传播内容,但同时也会给人带来自我辩解、过于主观的感受,因此,在危机处理中也可以借由第三方,如媒体或政府来发布调查进展情况与处理结果。比如,本月学校危机的处理大都选用自媒体账号,如@华北电力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也有少数学校未使用或较少使用自媒体,而是通过其他平台间接传达,如@清华大学仅表示正在核实情况,并未公开回应,而网友评价是:清华大学清者自清,无需多言。相较而言,前者更为主动积极,适合校方坦诚说明自身问题;后者则较为被动,适合在事件中不需承担主要责任的一方。

二是发声时间及次数的选择。面对危机,大部分学校在危机爆发后迅速回应,而且是一次性回应,这适用于危机事件比较简单的情况。如果危机因素比较复杂,学校也会据此在爆发之初、调查进程及结果公布时进行多次发声。比如针对学术不端事件,@湖南大学首先在3月28日称已成立专门工作组展开核查,第一时间消解了负面舆论与公众情绪,4月2日,又通过其平台公布调查结果,分别对涉事学生及其导师作出处理,回应公众的质疑,维护自身的品牌。

三是说明方式的选择。学校危机中,不同学校采用的回应方式不同,@武汉大学以列条目的方式,将复杂事件简单化,逐一解答冲突起因经过,扭转舆论走向;@湖南大学则采用长文图片,完整阐释调查过程,有较强的说服力;@华北电力大学则仅简要说明事件处理结果,并未对具体事件有更多解释,并未有效缓解其品牌危机,甚至还因为语焉不详而引发更大质疑。

4.危机处理名人警示榜:欧阳娜娜“台独”事件

高知名度的名人看法与立场常常会成为舆论的中心议题,被反复解读与过度阐释,一旦涉及政治立场等话题,很容易成为舆论攻击的靶子,直接影响其声誉。

3月21日下午,北京BTV娱乐节目《每日文娱播报》中,欧阳娜娜从“新四小花旦”合影内裁掉。有人将此事归咎于其父台北市议员欧阳龙6日在厦门卫视《两岸直航》节目上发表的言论,疑似传达“国民党对一国两制无共识”的信息,被指台独。

21日下午17:51,@欧阳娜娜工作室发布声明,表示“欧阳娜娜女士已经年满十八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意志”,指出其曾与母亲一同回江西老家祭祖,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并坚定支持一个中国原则”。当晚18:04,@欧阳娜娜转发该微博,称留学时常被问“Where do you from”,自己的回答是“China”,“为我身为中国人骄傲”,并将此声明同步于海外社交媒体Instagram和Facebook上,将微博认证由“台湾艺人”改为“中国台湾女艺人”。

该声明发布后,舆论迅速发酵:部分网友认为欧阳娜娜此举是为继续在大陆“捞金”的逢场作戏,直指此为其团队公关手段;另有部分网友认为其小小年纪就真实独立,有想法,有担当。

与此同时当晚,欧阳娜娜父亲欧阳龙通过台湾媒体《ETtoday星光云》发声:“见鬼了!说女儿是台独,乱扣帽子”,并表示“以我的出身背景和政党,支持九二共识,一个中国”。23日,@中国电影报道公布欧阳娜娜专访,其在采访中强调“中国是根,以身为中国人骄傲。”@人民日报通过微博评论,“零零后台湾青年对‘一个中国’的勇敢表达,值得认可”,@共青团中央也紧接着转发,称“期待更多这样的声音,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

此举引导舆论走向发生变化,网友纷纷指责对此事不满者是“黑子”、“喷子”。

4月5日晚,@欧阳娜娜在微博Vlog上介绍,自己计划与就读音乐高校Berklee合作,将个人音乐会全部收入捐赠,设立“欧阳娜娜奖学金”支持音乐,申请条件为全亚洲范围内学习传统乐器的中国人。

该消息发布后,欧阳娜娜获赞无数。舆论纷纷称赞其“三观正”、“爱国”、“懂得感恩”,其支持一个中国,维护两岸统一的爱国形象基本确立,该风波基本平息。

在欧阳娜娜“台独”危机公关中,名人及其公关团队反应迅速,切入点准确,态度清晰,回应有力。同时采用借势公关,将主流媒体的正面评价作为扭转危机的最佳手段,最终化解危机。同时,公关团队还及时修正原有的认证、设立中国传统乐器学生奖学金,表明立场,可以说,此次“危中有机”的事件使处于危机中的名人及时维护声誉,并在此基础上巩固原有人设,添加更正面的信息,使其事业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

欧阳娜娜自身形象不仅未受损,反而巩固了人设,刷了一波好感。

5.危机处理凡人警示榜:自媒体时代中突然爆红的“流浪国学大师”沈巍

自媒体时代,信息傳播门槛降低,成本下降,大量非专业人员涌入内容生产端,内容生产呈指数级增长态势。但同时也带来了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更高比例的同质化,甚至也带来了因流量导向而导致的无底线式内容生产,为今后的信息市场埋下了隐患。

本月突然爆红的凡人当属上海浦东新区中环的“流浪汉”沈巍。其实,早在2018年底,就有居民发现这位思路清晰、出口成章的“流浪国学大师”,有人将与其对话的视频发布在抖音上,因其对《左传》《尚书》信手拈来,针砭时弊,流浪汉形象与得体谈吐形成的巨大反差,使其迅速成为抖音和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的“网络红人”。

3月20日前后,沈巍视频中摄入了附近店面的门牌号,随后,微商、网红甚至普通人都蜂拥而至,在新一轮的传播中,沈巍被贴上了各种真假难辩的标签——复旦大学毕业生、原为公务员、妻儿车祸去世看破红尘……后来,这些都被沈巍一一否认,证明是假消息,可见自媒体时代内容生产方的非专业与无底线。

面对“15分钟名人”效应,沈巍的生活被粗暴打扰,他不断抱怨又无可奈何,因为他无法阻止蜂拥而至,为了流量的各色人等。3月25日,沈巍留下牌子“沈先生已离开”而消失,有人推断他已经补办了新身份证,融入茫茫人海。

27日,新京报发布长文《“流浪大师”爆红七日后:大师在流浪,留下疯子在直播》,直指众多自媒体主蹭热度、侵犯他人隐私、打扰他人生活,引起新的一波话题讨论。

将“流浪国学大师”沈巍列入凡人榜是因为其走红与沉寂皆与自媒体息息相关。话题伊始,只有少数自媒体能接触到沈巍本人,他们基于事实,引导舆论,推出沈巍“流浪”与“大师”对撞的高反差形象,吸引了大批关注。而后沈巍所在地信息等流出,大量自媒体在信息市场竞争中,为了各自的流量,而将其“再塑造”,炮制出诸多谣言,当沈巍被迫回到“正轨”后,话题中断,各种自媒体作鸟兽散,等待下一个热点的生成。

在流浪国学大师被自媒体吃相难看地追逐着,按照他们所编的剧本生产内容时,自媒体所面临的质疑越来越多,如何界定自身的边界,如何维护被报道者的权益,如何保证生产与消费端的生态平衡,如何将自媒体导引到正轨上,这都是接下来不断生长的自媒体应该自问并回答的问题。

(作者简介:段弘,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黄海韵,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研究生;赵雨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本科生)

副本_副本_副本_副本_副本_未命名_自定义px_2020-09-22-0 (1)












相关标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