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产品评测稿文案

医院(基层医院)针灸按摩科总结发言稿怎么写?总结发言稿范文指导

 

医院(基层医院)针灸按摩科总结发言稿怎么写?总结发言稿范文指导

 

本单位(岗位)会议主持稿怎么写,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能在单位中主持会议是一份责任和光荣,但是有人也很头疼,主持会议多是正是的场合,不

能信口开河,也不是聊天交流,要如何写好主持稿,对得起单位的信任,也体现出个人的价

值呢?对于写好会议的主持稿,这里有这些建议请收下。

 

1、要有整体意识。主持人应该明确本次会议的定位,各项流程,这样在编写主持稿的时候

才能有的放矢,言之有物,主持时也更能多一份自信与自如,即使遇到突发情况时也能够迅

速作出反应。不过,一次会议的组织可能有多个部门或者岗位的参与,主持人要坚持和会议

组织人员一起工作,才能更好的具备整体意识并掌握了解整个会议的情况,才能更好地与

织人员配合,并在自己的主持稿中体会会议的意义和价值。

2、要围绕会议主题构架全篇。如同写文章,主持稿也要有自己的主题,当然,这个主题也

就是会议的主题,明确的主题是会议的灵魂,没有灵魂的主持稿犹如失去航向的小船,漂浮

不定,也会使参会人员云里雾里,达不到更好的交流、传播的效果。而清晰的脉络,明确的

主题就如同指引主持人运行的航线,循着它就可以到达成功的彼岸。所以编写主持稿必须明

确主题, 紧凑结构,理清脉络,突出强化核心内容。

 

3、要注重语言形式。主持人贯彻会议是始终,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言呈现会议内容,要依据

会议的性质。所以我们在编写主持稿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这一点,因为主持稿不是简单的文

字和文章,而是主持人和参会人员的交流沟通的文本与依托,既要充分表达主题更要充分利

于参会人员接受。

 

4、要体现主持人的个人素养。主持稿的编写要以丰富的知识素质为基础。一个好的主持人

必须要练好自己的基本功,这样才能在串联会议时旁征博引,否则,就会语言苍白、贫乏,

给参会人员以浅薄之感。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素质,才能在编写主持稿时融入自己的思

想与观点,而不是照本宣科。

 

当然,会议性质的不同,对主持人的要求也不同,不过一般把握上面几点,对于写好主持稿

是可以起到帮助的。下面还有几个避免踩雷的地方也告诉大家,同样请收好。

 

一是主持稿要避免喧宾夺主。以年度工作会议举例,重头戏肯定在于单元的年度工作报告,

主持人引出报告人即可,切记再自己的引语中过多透露的报告的信息。

二是主持稿要避免重复累赘。将会议的主题反复提,将用过的语言反复用,会令参会人员反

感,也容易让大家感到主持水平的不足。

三是主持稿要避免生涩拗口。主持目的在于推进会议的顺利进展,多用生涩的词汇,拗口的

语言不仅不能够体现主持的水平,反而会引导参与人员的误会和歧义。

会议的成功召开离不开主持人。主持人写好主持稿也需要多次会议的磨练。不管怎么说,希

望上面的建议可以帮助大家注重重点,避开雷区,尽快写好主持稿。

 

最后,如果阁下在写作过程中写作不顺畅,难以下笔,欢迎通过本页的联系办法,让我们专

业的写作人员为你解决你的难题。

 

 

 

浅谈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正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日趋完善。五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经历了“发起”、“全面启动”和“实践”,现已经进入“加速推进”阶段,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尽管如此,京津冀都市圈仍面临着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产业同构现象严重、人口发展不均衡等突出问题。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当前中国三大国家战略之一,拥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发展前景光明。

关键词:京津冀都市圈 发展现状 对策

一、绪论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就曾将京津冀地区作为“四大”试点地区之一开展全面的国土整治工作,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后来在本世纪初期在京津冀区域合作论坛上达成了著名“廊坊共识”,提出了在公共基础设施、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加速一体化进程的愿望。此后,国家发改委有关部门一直在据此起草有关合作规划和文件。但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该规划几经调整和修改,至今还是没有出台。[1]

从首次提出“京津塘”到达成“廊坊共识”,从打造“首都经济圈”到***总书记的“2·26”讲话,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提出到河北雄安新区的问世,虽然京津冀都市圈起步相对较晚,但依旧取得了不俗的成果。同時京津冀协同发展在生态环境、经济分工、产业结构等方面依旧存在问题亟待解决。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一项顶层设计,是一场时间和空间的博弈,我们一定要站XJdCRZpPGwPlU9Li/4aidYIqYsgzpLnfA5335+3KAZM=在全局的高度深刻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对这一重大战略领悟得更深刻、更透彻一些。本论文将会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发展意义与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二、京津冀三地发展现状中面临的问题

(一)超大城市与次级城市的发展不均衡

京津冀区域内有两个超大城市,与周边独立小城市在发展上相互脱节,导致周边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城乡差距拉大。由国家统计局数据可知,在2018年北京、天津两市地区生产总值之和约占整个京津冀都市圈的57%(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为30319.98亿元;天津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8809.64亿元;河北省地区生产总值为36010.27亿元)。从人均GDP看来,2018年北京和天津的人均GDP分别为21188美元和18021美元,而河北省的人均GDP只有7219美元,不仅远远低于京津两市,甚至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9608美元。

同时,由于京津对河北的“虹吸效应”存在已久,三地发展水平差距悬殊,同时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保障政策存在“断崖式落差”。

(二)产业同构与产业链断裂现象重

从产业结构来看 北京呈“三二一”型结构;天津则处于“二三一”向“三二一”型结构转型期;而河北则呈“二三一”型结构,第三产业发展较慢。综合上述分析:北京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天津则处于工业化阶段后期,而河北尚处于工业化阶段中期。

在“十二五”期间,三地重点发展产业领域基本类似,而从“十三五”规划来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雷同这一现象并未消除。并且由于历史积累原因,京津冀都市圈重点发展领域差异不大,同构现象比较严重,在有限的资源供给情况下,京津冀整个地区出现了强烈的同构竞争,致使京津冀地区一直没有建立起有效的产业分工与合作机制,地区间产业关联较弱,产业链断裂现象严重,产业梯度转移对接路径尚未形成,区域内产业结构亟待调整。

(三)人口分布不均衡,人才单向流动

由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可知,2018年京津冀地区的常住人口约为1.13亿人,占全国人口的8.1%。在人口分布方面,京津两个超大城市容纳了整个京津冀地区的一半以上人口,其中,北京、天津人口高度聚集,人口密度分别为1322.74人/每平方公里和1306人/每平方公里,均为河北省(355人/每平方公里)的3倍以上,为全国平均水平(144人/每平方公里)的9倍以上。由数据可知,京津冀人口分布呈现明显的不均衡现象。[2]

京津作为超大城市能够为人才提供的发展机遇是巨大的,河北作为京津的周边反而更加不易留住人才,面对北京乃至天津对人才势不可挡的吸引力,河北人才流失严重,长期以来造成人口分布及其不均衡。存在已久的“虹吸效应”导致优质资源的单向流向京津两地,这使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更加举步维艰。

(四)生态环境的制约愈加严重

随着京津冀都市圈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受生态环境的制约越来越严重。首先,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恶化尤为严重,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的空气质量报告显示,全国范围内,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较差城市占比很大,且均在河北省,尤其是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唐山,致使河北省成为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地区。然而,河北省的综合经济实力较弱,相应的环境治理有限,自身无法解决大气污染问题,使京津冀的大气污染问题一度陷入治理困境。

其次,水资源紧缺也已经成为制约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的一个瓶颈。由于地理及气候原因,京津冀本来就是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再加上人口和经济的迅速增长以及区域内河流污染的严重程度,未来面临的资源压力将更为严重。

(五)行政干预力量强,市场发育不足

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京津冀都市圈最大的特别之处在于其行政干预因素力量很强大,京津冀都市圈行政割据严重,很难打破“一亩三分地”的固有思维定式。同时,京津冀本身内部的资源聚集程度、产业水平差距就很大,而政府在三地建立经济联系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京津冀三地内部地区由于行政地位的对立,区域内经济封闭的旧有格局影响力仍较强,体制性障碍、政策壁垒仍然存在,京津冀统一要素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协同发展还存在诸多体制机制障碍。[3]并且政府的行政干预比较频繁,干预的项目过多,不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制约了各类资源的自由流动。增加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难度。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优化整合区域空间布局

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来说,实际上是就要打破这种京津两地对河北资源的“虹吸效应”造成的区域极化现象以此来整合空间。北京、天津与河北的产业、资源富集度逐次降低,但在空间资源上却是在提高。因此,优化整合区域空间布局,要整体考虑,整合土地、交通、设施等因素,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对于土地因素,要整合各类型功能用地,京津有序疏解部分职能,河北则要积极利用充沛的空间资源,尽快实现转型升级;交通方面,要完善各类交通设施,实现三地互通连接,达到交通一体化;在设施方面,城市公共服务、优质教育、医疗等的区域布局要进行全面整合,从而缓解空间极化现象,实现均衡发展。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协同发展不是大家要保证在一个水平线上,而是在合理的分工、有效的辐射下,北京能充分发挥其作为区域核心的作用,推动技术和人力资本向首都外扩散,从而带动天津特别是河北的产业升级,实现京津冀经济圈的协调发展。要实現这个目标,不仅要优化产业配置,调整产业结构,更要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由技术引进型向技术创新性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京津冀三地应明确各自的分工定位,实现产业错位发展,三地之间增加更深层次地、广泛的产业合作,避免产业同化低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各地优势,明确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

(三)统一环保监管机制

京津冀之间的环境问题是相互影响、扩散、叠加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在严峻的环境污染下独善其身。面对严峻的环境问题,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要大力改善生态环境问题,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统筹协调推进,使区域保持和谐、高效、有序、长期的发展能力。[4]

首先,京津冀三地应做好统一规划,制定统一的环境标准和政策并建立统一的环保监管机制,探索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有效平衡路径。还应加大污染工作财政投入综合治理环境污染;大力开发利用节水技术,最大5b8592666ec613ef9a1809f5f15c928c45ac59ac241af4407fc2a0a826e050cb限度的利用水资源;通过制定法律等手段来加大环境污染处罚力度;同时也要多渠道开展环保宣传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构建京津冀区域内的良好生态网络。

(四)改制户籍制度

众所周知,北京户口在入学高考、工作就业、买房买车、退休政策等方面都享有大量的优惠政策与便利 。而北京这种大城市病的重要原因就是附加在户口上的利益,对人才具有强有力的吸引。

因此,淡化户籍制度成为必要,我们除了制定区域统一标准和优惠政策,消除京津与河北省在就业、医疗、养老、教育等优惠政策间的差距,还在户籍制度上进行创新,建立京津冀户籍通道,实现京津冀户籍一体化,从而做到了平等看待京津冀户籍,打破了这种不平等的局面。户籍制度的改制,能够有效促进更多资源和人力向河北省回流,使各项资源在京津冀的配置趋向合理,真正实现三地协同发展。

(五)构建区域协同机制

北京、河北、天津三地还尚未做到真正的有效协同,要解决当前京津冀在资源、人口、产业、经济、环境等诸多方面的不平衡问题,就要完善政府协调机制,同时加强政府引导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京津冀都市圈的发展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市场机制失灵的出现会引发一系列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在一定基础上的引导,因此应该选择市场与政府主导相结合的模式来促进经济发展。而京津冀的发展不仅需要市场与政府的协调,还需要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协调以及城市政府间的协调。这样的协同机制能够最大限度的打破地区封锁,消除地方割据,建立统一的区域内市场,实现各行政区域内的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打破“一亩三分地”***就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七点要求.新华网,2014.10.14.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8[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2004.

[3]官方定调京津冀协同发展:先破要素壁垒.中国青年网,2015.08.24.

[4]冯怡康,马树强,金浩.国际都市圈建设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启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4.(06).

[5]周明生,梅如笛.京津冀区域产业布局与主导产业选择[J].学习与探索,2016(02):98-102.

[6]马暖.《今日财富》[J].2017.(12).

[7]梁晓林,谢俊英.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演变、现状及发展对策[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9(11).

[8]孙久文,丁鸿军.京津冀区域京津一体化进程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07):52-5.

[9]安树伟.近年来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的趋势、危害与治理[J].城市发展研究,2016.(05).


相关标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