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推广宣传文案

课题与科研项目常用的研究方法

很多老师在申报课题时,对研究方法的名称写得不规范,故发如下内容以供参考:

   

研究方法不出“硬伤” :

   

1.常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教育观察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实验研究法、历史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叙事研究法等。

   

2.研究类型或途径、或某种提法口号不等于具体的研究方法。如实证研究,调查研究、理论研究不能与具体的研究方法并列;理论联系实际、以点带面、上下结合等不是研究方法。

   

3.准确把握每种研究方法的概念特征、步骤方法。

   

文献研究法

   

A.概念特征:主要指围绕某个教育问题,搜集、鉴别、整理相关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阅读与研究,形成对教育问题及其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

   

B.主要渠道:

   

1)书籍;2)报刊;3)档案(含文件);4)非文字资料(图片、音像、实物、歌曲等。);5)网络数据库,如中国国家图书馆:http://opac.nlc.gov.cn;北京大学图书馆:http://www.lib.pku.edu.cn;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http://lib.hunnu.edu.cn;中国期刊网:http://www.cnki.net;

   

C.查阅核心:

   

1)代表着作和论文;2)研究问题的程度和主要观点;3)存在的不足或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D.成果形式:

   

文献综述、研究述评或研究背景等。。。

   

教育观察法

   

A.概念特征:

   

是指主持人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工具,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教育现象进行系统观察,从而获得关于某一事物或者问题的第一手资料,并得出分析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

   

B.研究步骤:

   

①明确观察目的;②编制观察量表;③组建观察队;④实施观察过程;⑤整理观察材料;⑥分析观察结果;

   

C.案例描述:观察目的、过程描述、观察数据表、事实描述、结论分析;

   

D.成果形式:观察日记、观察笔记、观察报告;

   

个案研究法

   

A.概念特征:

   

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可以是个人或者团体机构)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一种方法。又称“解剖麻雀法”和“个案追踪法”,其特征是个案的典型性、深入性、全面性。

   

B.研究分类:

   

1)追踪法:

   

确定追踪研究的课题、实施追踪研究、整理和分析资料、提出改进意见。

   

2)追因法:

   

确定问题、假设原因、设置对比、数据检验、结果分析。

   

3)产品分析法:

   

通过分析学生的活动产品,如,日记、作文、书信、作业、自传、绘画、特长等,以了解学生的能力、倾向、技能、知识、情感等。

   

C.研究步骤:

   

①确定研究对象;②收集案件资料;③分析数据分析;④实施案例指导;⑤跟踪指导研究;⑥撰写个案研究报告;

   

经验总结法

   

A.概念特征:

   

是指通过调查、总结、归纳、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教训,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及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其特征是经验的新颖性、普遍性、实践性、发展性、实用性。特别注重经验的转化;

   

B.研究特点:

   

概括主题、归纳要素、形成观点、揭示规律、验证理论;

   

C.基本步骤:

   

①建立总结对象;②收集相关资料;③现场调查;④关键数据分析;⑤撰写总结报告;

   

叙事研究法

   

A.概念特征:

   

是指通过描述和分析有意义的教学事件、师生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来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工作、事件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从中发现教育问题,探究教育思想,揭示教育活动特点和规律的一种方法。

   

B.研究特点:

   

以“故事”为研究载体,以叙事为主要研究途径,采用口述、现场记录、日记、开放式访谈、自传等方式开展研究。

   

C.基本步骤:

   

①确定研究问题;②选择研究对象;③记录教育故事;④分析得出结论;

   

行动研究法

   

A.概念特征:

   

是指由教育工作者和教育教学管理者共同参与,从教育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教育工作中进行研究,使研究成果为教育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实施,从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研究方法。

   

B. 方法缘由:

   

始于英国的“教师即研究者运动”,强调行动与研究的结合,“为行动而研究、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

   

C.基本步骤:

   

第一轮:

   

①计划

   

比如,问题:学生认为科学只是回忆事实,而不是探索事实!怎样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研究?计划:改变课堂提问策略。把提问的中心转移到鼓励学生为解决自己的问题而寻找答案。

   

②实施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设计这样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能够使他们主动说出自己的想法,能够自己尝试归纳答案和结论。

   

③观察

   

通过录像和录音,记录孩子们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各自的表现,特别留意学生与以往不同的行为,关注那些利于达成目的的行为。

   

④反思

   

为了使全班学生按照教师的意图走,我认为还要适当地加强引导,适当加强情景控制,但是,过分的控制会破坏探索性提问。

   

第二轮:

   

① 计划:继续贯彻原初的基本设想和计划,适当减少控制性陈述;

   

② 实施:在以后的课堂中减少控制性陈述;

   

③ 观察:记录学生在控制性陈述减少的情境下的表现和行为;

   

④反思;

   

实验研究法

   

A.概念特征:

   

教育实践中采用的假设是指借鉴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求证”的方式,来揭示教育规律的过程。教育实验只能是准实验。

   

B.教育实验与自然科学实验的比较:

   

C.基本步骤:

   

①提出研究假设

   

假设:对数学作业题结构进行调整,即,每次作业模仿性练习和创造性练习题的比例为7:3或8:2,就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和质量。

   

自变量:原因变量

   

因变量:结果变量

   

无关变量:教师、学习内容等

   

②选择实验对象:

   

高一(1)班为实验班;高一(2)班为对比班。两个班级平时的数学学习成绩相近

   

③进行实验前测:

   

实验前,运用有关心理测试量表、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测试量表,对两个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学习水平等进行测试

   

④ 严格组织实验:

   

高一(1)班的数学作业题结构进行调整,即,每次作业模仿性练习和创造性练习题的比例为7:3或8:2。高一(2)班仍用以前的作业布置方式

   

⑤进行实验后测:

   

实验结束后,运用有关测量工具,对两个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学习水平重新进行测试

   

⑥ 分析检测数据:

   

对实验前测和实验后测所获得的各种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⑦ 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要素问题提出、研究假设、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分析讨论、实验结论、参考文献

相关标签: 研究方法

发表评论